2017年10月21日 星期六

走讀景美--景尾溪老河道-下溪洲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景尾溪舊河道遺址   


景美溪原名景尾溪,更早期原住民名稱是霧裡薛溪,意為(漂亮河流),因1762年王留公圳完工,建木木見橋跨越景尾溪,而有木見尾之名。日治時期稱為景尾溪,根據1898-1910年歷史地圖,明顯河道流向與今日有別,所以在河道邊緣,有數個與溪河有關的古地名,如溪仔口、溪口街、頂溪洲、下溪洲,又因1990年、台北景美溪沿岸堤防工程建築完成,原舊河道成為新公園,如景美公園、萬慶公園、萬和1號公園、萬和2號公園、萬和3號公園、萬年公園,分別屬於景美里、萬慶里、萬和里、萬年里。河道邊,早期即存在有人居聚落,有的仍存在,有的因種種因素而產生變遷,有的改建成高樓大廈,不出數年,古老歷史記憶將逐漸凋零,走訪老景美,棎究老聚落,留下歷史記錄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走訪路線
1898-1910 歷史地圖  原景尾溪一流向圖


尋訪萬和1、2、3號公園

由景美捷運站出發

今天再度走訪原景尾溪老河道遺址。由景美捷運站出發,走景福街,景美最近引進不少新行業,有有機麵包、奧地利維也納知名咖啡。


高佛成宗祠

走進景福街55巷,迎面是高家高佛成宗祠、是上三派。目前在頂樓,原老宗祠已消失。高佛成宗祠建立於1879年。
原高佛成宗祠(萬慶文化走廊)


旁有溪口國小,是溪仔口的歷史証明。附近也有一些60年代老房子,不久之後也會消失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繼續往前走,來到溪口街與溪口街36巷口,巷比街大足証原老街發展,與新巷的開發。
左大是溪口街36巷 右小是原溪口街

溪口街直通溪邊
往前走,是劉厝,宗祠在一樓,也是安溪人士。劉家在大坪林有龐大家族。

再往前走,走到財政部新建大樓,這是BOT案。原是公賣局瓶蓋廠,由建商蓋財政部大樓,也由建商蓋70年期住宅販售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公賣局

旁有原劉家(聊芳居),也改建蓋成大樓。
何老師提供



沿景仁街前行,這是通往水源快速道路景美段的必經路線。公賣局改建之70年期居住權沿線,留下大量植栽。走到與景福街口,景福街呈U字型,可由高架道直下景美捷運站,亦可左向景福街抵萬隆捷運站口。往前是營建署城鄉所。穿過小徑,可能是舊溪道遺址,直抵萬隆街口,前方即是萬和公園1 、2、3 號。

抵萬和1號公園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營建署左方是溪洲街與往高架道起點
營建署右旁小徑

小徑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營建署景福街100號



抵萬隆街口

進入萬和公園

萬和公園景觀
直行左側是古享地政所,及農會特產中心。


萬隆橋遺址與下溪洲

右前方是原萬隆橋遺址,下方有萬和里為留下原景尾街河道之遺址,呈現河道景觀,實屬難得。原下溪洲與景美是有河道分開。依記載,下溪洲與頂溪洲各約20-30公頃,溪洲上種植桑樹,綠竹筍,設有蠶業試驗所及潤華紡織,後來桑葉砍掉才形成師大分部。(參考萬慶鄉土文集)。
原萬隆橋,上有三輪車,下有溪流(何老師)

溪流水道

溪流水道

溪流水道

現萬隆橋已成馬路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萬和2號公園

通過萬隆橋原河濱地,原是省政府農林廳土地租給國防部眷村,因堤防重建及1991水源高架路興建,後變成眷村改建國宅。
快速路下眷村(何老師)

堤防(何老師)

國宅-隆德天下

進入萬和2、 3號公園

進入萬和2、 3號公園,有七棵刺桐樹,形成公園內特殊景觀。




刺桐
旁有一棟在兩國宅間之大樓,(好似違建戶合法收購改建大樓-台大園,賣到百萬一坪),前方馬路下方即是原景尾溪流道。
台大園

馬路下方水道通過

進入萬年公園

往前到達羅斯福路五段170巷,再過去即是萬年公園、這也是景尾溪舊河道遺址,景尾溪由此流向寶藏岩,再匯流入新店溪。公園內有台灣朴樹,相當特殊。右邊是萬福國小、頂公館。左邊是溪洲街、潤華紡織、師大分部,足証左邊是下溪洲地段,因景尾溪已被填平,下溪洲與景美連成一片。


左方汀洲路四段潤華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前方萬年公園

台灣朴樹

由汀洲路四段往前抵師大分部邊,左沿溪洲街進入,抵下溪洲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溪洲街起點左進

進入下溪洲老聚落

下溪洲有一街名溪洲街,以此起點,終點是景福街快速路口。溪洲街有一福德宮建於1741年,旁有建廟碑文,記載經四次搬遷,足證溪洲為南台北開發非常早之聚落。萬慶專輯記載,1729年廖簡岳入拳山開墾,1734安溪人由大加蚋入文山。溪洲福德宮與下溪洲聚落留下歷史記錄。


溪洲福德宮

建廟碑文

現景美溪與新店溪匯合處

福德祠前方爬上堤防,前方即是目前景美溪主幹與新店溪匯合處,在河邊單車道有新店溪0公里標示。新店溪在板橋萬華與大漢溪匯流,形成淡水河,再於社子島與基隆河匯流,淡水出海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廟前上堤防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廟旁老聚落
堤防上  左景美溪  右新店溪會合處

進入頂公館老聚落與福德宮

回頭由萬福國小旁,公館街61巷進入,這裡也是老聚落的所在。公館街在景美而不在公館。頂公館,在清代即有店舖、住戶。
萬福國小右側邊

公館街61巷

古屋

來到頂公館福德宮,這裡是頂公館人信仰中心,廟內石碑記載過去改建經過。廟內除有土地公、土地婆外,還供奉觀音佛祖、媽祖、清水祖師、保儀大夫、保儀尊王(或開漳聖王)等。當地許姓人氏眾多。原與公館福德宮相同供奉,後分火祭祀。
公館街在此

頂公館福德宮


保留改建各年代碑文

古老籤筒

廟祝詳細說明
由此走出公館街,即是羅斯福路五段與興隆路口,完成今天下溪洲踏查路線。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