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龍山寺 |
|
古時淡水河邊 佈滿舟楫 |
萬華的歷史
參考資料:鄭勝吉老師 導覽
高傳棋老師導覽
莊永明老師--台北老街
|
日治初期市街圖 以靠河岸為主 |
|
日本中期地圖(鐵路經萬華) 略見規模市街 |
艋舺,是老台北的發源地,大漢溪(大嵙坎溪)與新店溪匯合處,(萬華之後稱淡水河)。1661年明鄭入台,才有漢移民漸入北投 石牌一帶(鄭氏未到北部)。1708年始有泉州同安人陳賴章墾號,開墾大佳腊(台北總稱),1709泉州人入住貴陽街二段淡水河岸。原住民以獨木舟載物品與漢人交易,稱此聚集地為man-kah ,(即獨木舟之意),這是艋舺為地名之由來。交易以番薯為大宗,又有番薯市之稱,繼新莊後成交易重鎮,後清官署也進入,1821年,噶瑪蘭通判姚瑩記載艋舺有3000戶-4000戶人口,經三邑人(泉州晉江、惠安、南安)經營,才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。1875沈保楨設台北府,日本時1920設台北市,改艋舺名為萬華。至今,老台北人仍稱艋舺。
老台北的味道
台灣古都在台南,台北古鎮在艋舺、大稻埕。艋舺有數不盡百年歷史老寺廟,老商店、老地名、經日本時代、戰後發展,在都市急速發展下,仍有不少老字輩--老街、老廟、老屋、老口味、老人情,經新時代創新腳步洗禮,仍保有新時代獨特味道。隨導覽老師走訪一回,咀嚼出一番新的台北味。
1、 老寺廟院_-龍山寺、青安宮、學海書院。
2、 賦予新生命古蹟:--剝皮寮展覽空間、新富町市場迺展覽,全國最高火車站萬華車站,萬 華林 宅-星巴克咖啡。華西街觀光夜市。
3、獨特萬華味__大理街成衣批發、廣州街青草巷、艋舺商場老味道、三水街市場老攤 販、西 園路一段佛神具店、,巷弄間遊民與男女情事、華江整宅公寓。
民間博物館--老寺廟-龍山寺
龍山寺始建於1738年,是三邑人信仰中心。以晉江龍山寺分靈來台,寺前原龍山商場是水池是美人穴,目前是通捷運商場,遊民聚集,招商效果欠佳。龍山寺几經毀壞,日本時期曾為學校軍營,1919住持福智大師推動集資重建,石匠辛 有救 木匠王順益,為今規模。1945戰火毀壞、戰後重建。佔地1800坪、呈三殿二迴廊回字形四合院、正殿供奉觀世音菩薩、後殿供奉文昌帝君、天上聖母、關聖帝君,月老、華陀等。前殿藻井、正門銅鑄龍柱、正殿螺旋藻井及各處細緻石雕、木雕、彩繪、壁畫為龍山寺經典作品,鄭勝吉老師以其工藝、裝飾之特色,稱之為民間博物館。計分五大主題,剪黏、木雕、石雕、彩繪及其他。工匠如下;山門設計廖有成、藻井黃龜理、龍柱塑胚洪坤福、鑄造李祿星、正殿壁畫蔡龍進。
銅鑄龍柱
一、正門銅鑄龍柱:為全國獨一無二,塑胚洪坤福、鑄造李祿星,龍柱上人物雕像,是一尊一尊做好再裝上去的,每尊都栩栩如生。
|
銅鑄龍柱 |
|
有翅膀的仙人 |
剪黏
二、寺頂剪黏,有剪花、泥塑、交趾陶(近代交趾陶大都工廠生產),以泥塑+碗片+玻璃製成。
匠師偏好丹鳳眼+瓜子臉,龍山寺一次整修皆找好几個師父來做,好誏作品精銳盡出。
|
狄青大戰王天化 |
|
孔明收姜維 |
|
不同師父作品 |
|
前殿的龍 |
泥塑+玻璃
|
正殿的龍(泥塑+玻璃) |
交趾陶
正殿屋頂下緣,有八仙及各種造型,其中有個叫(饅頭塔)
|
八仙之二 |
|
中為饅頭塔 |
彩繪
三、彩繪作品散佈各處:以門神哼哈二將 最明顯、最有看頭是蔡龍進作品(玉泉山),在出口邊的內殿上方,描述三國演義故事,關公因斷頭怨氣難消,飄浮各處,最後在玉泉山得法師開示皈依,因緣循環,眾多人頭找誰要?而放下得渡。(傳說因此關公成佛教護法神)
|
玉泉山故事 |
|
四大天王之一 |
|
哼哈二將 |
匾額
四、匾額:于右任 光明淨域
|
于右任墨寶 |
木雕
五、木雕:又名刺花 王益順師父作品。正殿上方藻井,及八仙女,有持雨傘,代表有受西方文化影響。 前殿上方
|
藻井 |
|
持傘仙女 |
正殿上方,順時間方向旋轉藻井,唯龍山原又一大特色。一般已無人會修理此種工藝。
|
旋轉藻井 |
|
供桌木雕 |
石雕
六、石雕也分佈正面各處:石鼓上祈求吉慶。左右兩邊有十二因緣,三千法界,及其他各式各樣的石雕藝術(目前大半已是機器大陸生產)
|
旗(祈求) |
|
吉慶 |
佛典故事
|
佛典(十二因緣) |
|
三千法界 |
吉祥壁畫
|
龍飛鳳舞 |
|
山明水秀 |
龍山寺雖供奉觀音菩薩,但仍屬台式廟宇,非正統佛教。信徒每日絡繹不絕,佛音繚繞。除信徒外,國內外觀光客眾多,廟方也準備各種語言說明書。在全世界瘋旅遊的年代,各地方都須準備最好的自家特色與世界朋友分享,當我們走遍全世界同時,也須留意自家的寶在那裡,特色、文化、歷史是什麼,才不會成為盲目觀光。龍山寺各項精彩作品,雖然每人見解不見相同,但絕對是台灣的特色。
青山宮
建於1856年,位於貴陽街二段與西園路一段附近,這裡非常靠近淡水河岸港口,為早期渡口,是漢人與平埔族交易點,供奉泉州人惠安靈安尊王,每年農曆10月20-22,有夜訪活動,是無形資產。萬華三大廟之一。
|
青山宮 |
|
建廟石碑 |
學海書院
位於廣州街底與環河南路二段交叉口,目前整修中。1837年創立,為清五大書院之一(明志、樹人、登瀛、明道),是古代學子求學場所,旁有龍山國小,古有名老師(陳維英),人稱陳家(老師府)。書院後來為木材所,經日本時期,為景美高家標購為高家宗祠。外觀與景美集應廟非常相似。
|
高家宗祠 |
|
學海書院全景 |
剝皮寮街-展覽空間
位於廣州街與康定路交叉口,剝皮寮名稱來由。1799年清代地契有(福皮寮)名。日本時期,有(北皮寮街)。一說剝獸皮,一說木材皮。知名記載,有章太炎定居處(呂阿昌醫師處),原居民經營行業有:茶室、旅社、茶桌仔店、什貨等。日本時期,原規劃為老松國小用地,因戰爭停擺。直到1999年才徵收,居民遷出,房舍整修,保留清代到日本時期之外觀,目前以作為展覽空間使用,引起地方人士不滿,若以全世界古蹟保留再活化使用的角度來看,實有必要重新檢討使用與保留之作法。(如新富町市場)
|
外觀類老萬華房舍 |
|
老房加騎樓 |
|
房租低 為學生喜歡的展覽會場 |
萬華林宅-星巴克咖啡
位於西園路上,林家古宅建於1935年、傳聞林家以河邊種菜起家,平日多作善事(如處理河邊無名屍),事業有成而蓋此樓,紅磚、四樓、兄弟共住、宗祠在四樓、各樓有獨特設計,二樓欄杆是瓶子(平安),三樓是菱形(財富),另樓梯上到二樓,有防盜匪設計,足見先民未雨綢繆。目前由星巴克咖啡進駐,是世界古蹟活化之典範。(義大利到處都是)
|
林家正面 |
|
背面呈四樓三合院型 |
|
1935意象圖 |
|
立面圖 |
|
瓶(平安) |
|
菱(財富) |
|
二樓樓梯有防敵設施-鐵門 |
新富町文化市場-老市場新創意
1935年建立老市場,洗石子裝飾外牆,馬蹄形天井,經80年,由興盛、休市、衰微到成市定古蹟。日本時期台北公有市場14個之一(紅樓也是)這裡保留古蹟重建,由忠泰建設承辦,以10年3000萬租金,由旗下文化机構負責經營、結合展覽、課程、講堂、工作室、餐飲等文化基地,相當吸引年輕人,是古蹟創新再賜予新生命之典範。
|
馬蹄形天井 |
|
日式建築 |
|
原攤位造型 |
|
新創意活動 |
|
展場 |
萬華火車站-新建高樓
興建於1901年的萬華火車站,也曾是萬新鐵路線的起點,在捷運與高鐵競爭下,舊站已重建為全國最高樓火車站,市政府與各行各業將進駐,有500桌之餐廳也將進來,這裡將會在不久將來迅速轉變。唯與捷運系統未有地下道相連,市府目前打通捷運2 號出口到新萬華車站通道。
|
二棟之間 |
|
捷運連通路 |
廣州街-全國最大青草巷
近數十攤青草店,販賣 各式各樣青草,這是西葯未發明前,人類祖先智慧結晶之一種,在南美玻利維亞拉巴斯印加古文明,也有此青草店。台北 青草店規模 相對大很多。走在其間,紛芳的青草味,令人神清氣爽。
西園路一段-佛與神明用具專門店
大里街-成衣批發店
近500-600家服裝店,提供全台服裝店所賣產品。這裡曾經是1970年代亞洲最大服裝批發,最早以玻璃、肥皂、印刷起家。介紹老萬昌內衣店、金義合行、福盈童裝、福勝睡衣---每年11月3日4日封街健走活動。目前以五分埔1000家最大,往後因租金成本,大理街會繼續增加。
|
以為豪宅 |
|
福勝睡衣 |
|
會長 |
|
金義合 染料起家 提供台大化工獎學金 |
華西街觀光夜市
巷弄間-男女青事
廣州街附近,近3000工作者、700億年營業額----
高傳祺老師介紹萬華好味道
萬華行政中心側門,捷運2號出口 (龍山商場區)
早上10點後門營業,有周記芋頭冰、艋舺慶 --小魚干蛋炒飯, 1956油條,蘇 麻油雞,素菜等等,老艋舺的真實味道,物美價實在。
|
龍山商場 |
福州元祖胡椒餅
位於和平西路三段89巷,營業時間0930-1900。一個45元。
和平西路邊 三水食品花生行
和平西路三段75號,主產品--炒花生。還有各式各樣蜜餞
三水市場傳統味
刺身,天下第一攤 阿婆油飯,火鍋料
甜不辣專門店
三水魚丸店,甜不辣、魚丸、雞卷、魚漿----批發 零售
青草茶
華江整宅
最後一站,來到和平西路三段與環河南路二段交叉口,華江整宅,這裡有四個陸橋連接成圓環,共有近4000戶住宅,是1970年代蓋的,所謂資本主義時代的社會住宅,各戶一樓挑高、二樓有騎樓(如中華商場),三樓各戶有空中花園,有統一供水的水塔,馬路中央是通氣孔,和平西路陸橋上,是年輕人與小模拍照的場景區,這裡是1970年代台灣建築物的縮影,高老師台北水窗口工作室也在這裡。收集古淡水河邊意象。
|
和平西二段陸橋 小模與攝影師 |
|
接近華江橋 |
|
二樓有如中華商場之騎樓串聯 |
|
三樓空中花園廊道 |
|
共用水塔 |
|
路中是通氣孔 |
|
近4000戶居民 |
|
四座陸橋相連 |
|
台北水窗口 |
|
古時淡水河邊 舟楫倩影 |
|
古地圖 大漢溪與新店溪匯合聚落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